(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艳敏 报道)。
市民和游客们在这里既可以欣赏瑰丽的日出美景,感受雪地运动的乐趣,也可以在温泉中舒缓身心,还可以感受最浓郁的乡村民俗,在畅玩赏景中领略经山历海 乡约日照的别样风情。正月初十逛庙会,十五猜灯谜。
来博物馆和图书馆充充电,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引导城乡居民寻年味、赏民俗,让到乡村去成为新时尚,推动城乡双向奔赴,让乡村旅游获得更持续的发展动力。传统与现代融合 特色活动丰富多彩到东夷小镇参加长桌宴,让热气腾腾的美食带走一年的疲惫。山东(日照)乡村文化旅游节期间,日照把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作为重要衡量标准,开展了60余场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发挥基层创新活力和文化能人作用,让群众当主角,切实热在基层、惠及群众。去五莲山滑雪场体验速度与激情,用体育运动点燃新一年的美好。
到了龙抬头的日子,单国伟更是穿上演出服,在2024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二月二舞龙大会上表演了一场龙狮共舞,瞬间成为众多小朋友们心中的偶像。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展以来,养在村闺的各种资源要素走出乡村变网红。一直以来,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高度重视职业规划大赛相关工作,去年10月启动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赛,8487名学生踊跃报名。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3月4日—7日,由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共同主办的首届山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山东省选拔赛职教组决赛落下帷幕。据悉,此次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自2023年10月启动以来,历时5个月,160人进入省级职教组现场总决赛。(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郡媛 报道)。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派出5名参赛选手收获1金1银3铜的优异成绩,位居全省前列。
经过校赛、省赛复赛、专题培训和打磨辅导,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共5名学生入围现场决赛。学院将以此次职业规划大赛为契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家国情怀,实施重引领、有组织、高质量、精细化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做实做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实现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充分发挥团员和青年学生在文艺、文化等方面的特长,以文艺演出、文化课堂等形式,打造电子义诊、智慧防诈、成长N次方七彩课堂等N个品牌项目。瞄准基层社区治理中的重点任务,参与环境保护、公共空间营造、智慧社区、法律宣传等基层治理工作,培养团员和青年观察社会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该校组织青年宣讲团进社区宣讲,组建专业教师+辅导员+思政教师的指导教师队伍,用青言青语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国史团史、形势政策、优秀传统文化和青年榜样故事。(日照报业通讯员 张娟 报道)。
该校积极发挥青年大学生所具备的专业优势,结合各自专业知识领域,开展科普活动,分享科学研究内容,培育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与东港区石臼街道举行政校共建启动暨党务工作专业教学基地揭牌仪式,石臼街道为党务工作专业学生提供社区实践平台,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近日,共青团山东省委公布《共青团山东省委2023年度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表扬通报名单》,日照职业技术学院3个先进集体、6个先进个人获通报表扬。据悉,自实践活动实施以来,该校组织动员209个团支部和11个学生组织,面向东港区的12个镇(街道),与55个社区、企业、学校等实践基地结对共建,5600余名学子在社区一线开展30余个特色实践项目,实现大学生社区实践高质量育人。据悉,2023年,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与驻地团日照市委、团东港区委密切协作,探索系部+社区模式,构建供需对接—项目实施—评价总结—品牌凝练全链条工作体系,形成大学生社区实践1+2+5+N工作模式,持续推进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各系部团组织与镇街团组织一对一结对共建,校团委与共青团东港区委签署校地共建合作协议,以社区老人、儿童为重点,着眼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心理健康、生活照料等居民关心关注的领域,围绕青年发展和地方需求开展实践活动学校积极推进大学生进社区实践,以团支部为单位,组织学生团员就近就便向城乡街道(乡镇)、社区(村)、青年之家报到,采取校地共建、支部结对、团员报到、骨干兼职等方式,参与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打造1+N社区实践品牌。
依托学校集团化办学的优势,新增油气储运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科专业14个。鼓励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色自主设计社区服务内容,开展校地互选,培育打造青+文化振兴青+党史宣讲青+电商助农青+儿童疏困青+七彩假期等N个品牌,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基层治理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特色品牌项目激活进社区社会实践。立足日照,服务日照,这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也是地方性本科大学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市校融合怎样落地生根?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立足大学和日照实际,绘方案、出实招,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以科学研究赋能城市发展,以技术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大型赛会服务擦亮日照城市名片。学校对接东港团区委围绕主题宣讲进社区、送文化进社区、送服务进社区三个方面开展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截至目前参与社区实践计划团支部136个,参与社区实践计划学生3868人,对接地方基层团组织29个,实施项目34个。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高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关键。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城市因高校而盛,高校依城市而兴,城市与高校相融共生。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杜琳如是说。
如今,诸如此类的志愿精神在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处处洋溢着,其背后便是大学与城市的双向交流,是大学生们愿意与城市互融的形象体现。近年来,学校新增企业数字化管理、跨境电子商务、学前教育等本科专业7个。
精准志愿服务,为城市发展注入青春力量2023年4月5日,在山海天卧龙山小学,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出彩四点半青年课后志愿服务项目再次启动,为卧龙山小学1—6年级500余名学生提供课后延时服务。承担日照精致城市管理综合考核服务第三方评估,建设平安社区综合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平台,参与日照市河湖精细化管理。
在技术优势上,学校充分发挥高校在乡村振兴中的专家库和智囊团作用,成立日照市高校首家乡村振兴研究院。2023年12月,山东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工作者和组织评选揭晓,山东外国语志愿者联盟光荣上榜,这是学校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的又一亮眼成绩。其中,428名赛会志愿者共服务20个比赛项目,累计参与服务16233人次,时长334150个小时。完成乡村景观提升改造等乡村文化建设项目,建立手艺振兴美丽乡村公益培训基地,开展剪纸、农民画等技艺培训,推动文化赋能兴农。
升格职业本科以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充分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融入日照、服务日照、贡献日照,始终坚持与地方并肩偕行、同频共振,大力实施市校融合战略,在专业设置、科学研究、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方面主动为日照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有力推动了城市+大学共同体互利共赢、协同发展。撤销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科专业32个,实现了专业随产业优化调整,确保了专业建设的适应性、科学性、先进性。
成立无人系统应用研究院,开展人工增雨、海上救援、森林灭火、城市消防等工作,研发的吨级灭火弹为国家提供森林安保服务。(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艺臻 通讯员 申平平)。
在科学研究上,学校成立服务日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面推进服务日照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服务日照工作。262名开幕式演员志愿者累计参与排练88032小时。
目前,学校开设的43个本专科招生专业均紧密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金融服务、精品旅游等产业,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全域旅游等日照市重点产业,构建了以外语类和经贸类专业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类专业为支撑,应用语言类、财经商贸类、教育类、信息技术类、智能服务类等专业(群)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学校正以更加积极、自信的姿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日照经济发展,在服务地方中书写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篇章。设立三庄镇、于里镇、潮河镇等多家乡村振兴服务站,与乡镇政府部门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3人获聘日照市企业科技专员,1人荣获民进全国社会服务暨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同时,助力日照绿茶产业发展,开发智慧追溯平台,得到日照市及山东省农业农村部门主要领导批示,并作为典型案例上报。
围绕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建立日照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日照市外语与外宣发展研究基地等8个服务日照研究机构,致力于为区域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和咨询服务。历时4个月,圆满完成了两项省级运动赛事的赛会志愿服务和开幕式演出工作。
如今的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立足地方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学校最鲜明的办学传统。开展农村电商培训,提供农产品包装设计、区块链技术为农产品溯源等服务,帮助农民增收。
推动市校融合,深度融入城市+大学共同体建设城市快速发展,为高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根基,而高校的不断提升,也让城市拥有更有力的智力、科技支撑。在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回归社会本位,不断求变,走出专业围城——在专业设置方面,学校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山东省、日照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对接区域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
留言0